實驗萃取槽是指在一容器內采用機械攪拌混合、在另一容器內靠重力自然澄清的萃取裝置,俗稱混合澄清槽。作為一種傳統的萃取裝置,由于其具有結構簡單、組合靈活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稀土、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等的分離、提取或提純工藝中。尤其是近幾年來,混合澄清槽發展迅速,圍繞提高萃取效率,國內外都設計出了許多具有不同內部機構的混合澄清槽。但同時也由于技術保密或信息閉塞等因素,不同的萃取槽其內部結構都有不同,各有特點,博取公家之長的萃取槽在行業難道一見。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競爭的日益加劇,萃取槽優化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和產品品質的穩定給企業增加了競爭活力,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日趨明顯。河南中合匯萃公司從混合澄清槽機理出發,總結國內外多種混合澄清槽的優缺點,從混合與澄清2個方面探討提高萃取槽萃取率的方法。
1.提高混合澄清槽效率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所謂的效率就是產出與投入之比,對于混合澄清槽來說,效率高就是占地面積較小,體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造價較低廉的混合澄清槽最大限度地滿足產量、質量和成本方面的要求。
1.1起稿混合室的混合效率
在工業生產中,用較長的時間使每一級的混合完全達到平衡后在進入澄清室的做飯是非常不經濟的,實踐中,兩相混合的程度只能是接近平衡狀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處理能力和級效率呈反比,實際生產中,要在處理能力和級效率之間選一個最佳點,這個最佳點就是該混合澄清槽混合室的最大處理能力。優化混合室結構及攪拌器工作方式等是提高處理能力的有效方式。
1.2提高澄清室的澄清效率
用較小的澄清室體積迅速有效地使兩相分離。優化進出液方式,以及增加輔助設施是提高澄清室效率的有效方法。
1.3充分考慮混合與澄清的相互影響
混合強度大,可以提高混合效率,但澄清就會很困難;縮短澄清時間,兩相夾帶增加就會降低級效率,二者必須兼顧。
2混合室的優化
2.1典型的混合過程
兩相從底部方形隔室經圓柱形導流筒進入半開式攪拌葉輪的正下方進入葉片之間,被葉輪產生的離心力加速后沿水平方向向四周噴射,同時實現兩相混合。混合相在混合室呈湍流狀態,最后從上部溢流進入澄清室。為了提高混合效率,科技人員提出了許多方法,比如在葉輪上面加副葉輪、雙混合室雙葉輪,還有多層葉輪,在每層葉輪之間的槽壁四周加水平隔板等等,這些方法都比較有效,但在實踐中要有效模仿和借鑒,要準確把握混合機理。
2.2混合第一階段可以采取優化措施
在底部隔板上設置與導流管高度一致、向心排列成放射狀的導流板,其用意是與葉輪之間形成石磨效應,加速分散相的破碎。
2.3兩相動態平衡階段采取的優化措施
兩相混合之后從葉輪高速向側壁噴射,在葉輪上方附近形成強烈的紊流,十分有利于萃取反應。
3澄清室的優化
從混合室上沿溢流出來的流體通常會集中到澄清室中間,結果是流體在中間進入澄清室時流速較高,直接沖向前方,縮短了在澄清室的停留時間,在澄清室入口端加一個柵板形成混合相的分流區,目的是將混合液從澄清室整個垂直面均勻進入澄清室,另外也起到擾動混合液加速凝聚的作用。
進入澄清室的混合液,其中的輕相和重相在緩慢水平移動的同時會上下穿插運動,形成混合帶,分離過程就是在混合帶中完成的。在澄清室前半部分水平放置多個隔板吧澄清室分割成多個水平空間,使澄清面積擴大多倍,混合液在隔板中很快分離。當流體進入無隔板的后半部分時,兩相的徹底分離就容易多了。
4.復合高效萃取槽
復合高效萃取槽是由普通混合澄清槽演變而來的,這種萃取槽不設混合室,兩相的混合靠專用的混合設備實現高效的混合,從而達到傳質的目的。其澄清部分和普通的混合澄清槽的澄清室一樣,內設輕相堰、重相堰,實現了兩相的澄清分離。其大大降低了混合澄清槽的功耗,處理量大的場合節能優勢更加突出,萃取槽和煩萃取槽疊加放置,節約了大量占地面積。
文章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與管理員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