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制有機相及供料崗位:
1.1配制有機相:
1.1.1有機相組成:
體積分數:三辛胺:調節劑:260#溶劑油=40:15:45
1.1.2有機相配制過程:
有機相各種原料均為200L桶標準小包裝,按桶數計算(折算成桶)比例為 三辛胺:調節劑:260#溶劑油=8:3:9,按桶數每配一組共20桶約4立方。
配制時根據配制槽大小確定相應配制量,以一組20桶4立方為例,將三種有機原料按桶比例數,泵入有機配制槽,開啟攪拌,攪拌強度可根據攪拌混合情況調節轉速,混合0.5小時。停攪拌后,加入同體積數的濃度為3mol(約11-12%)的稀氫氧化鈉溶液,開啟攪拌,進行堿洗。攪拌強度可根據攪拌混合情況調節轉速,混合1小時。停攪拌澄清1.5小時后放出底部稀堿,然后用泵將配制好的有機相打入有機相儲槽備用。根據生產需要量將配制好的有機相打至三樓有機相高位槽。
1.2廢酸供料:
廢酸高位槽總容積為30m3,從一樓提鈧處理后的廢酸儲槽(4號槽)打入,打酸時注意不要將洗鈦酸(5號池)打入高位槽,由于打酸泵流量壓力大,打酸時機應該與提鈧有關人員協調,在向硫銨車間輸送時開啟通向二樓的高位槽閥門,以防輸送管道爆裂。
1.3有機相供料:
有機相高位槽容積為20m3,從一樓有機相儲槽打入時注意觀察液位,放置溢槽。在開車過程中有機相液位降到一半時,即可補充以保證有機相液位基本均衡。
1.4反萃氨水(5~6%的氨水)供料:
反萃氨水高位槽容積為20m3,從一樓向高位槽打氨水時需注意觀察液位,放置溢槽。在開車過程中高位槽液位降到一半時,即可補充以保證液位基本均衡。
一樓5~6%的氨水配制槽,用水來自于萃取系統的洗水,每兩份水需打入15--17%的氨水一份。將15--17%氨水稀釋成5~6%的稀氨水。生產程中根據洗水存留液位隨配隨打,盡量減少罐內存量。
1.5反萃水供料:
反萃水高位槽容積為20m3,從一樓洗水槽打入。在開車過程中隨用隨打盡量保持均衡,以保證洗水高位槽液位基本均衡。
由于本洗水通過洗滌過程后,全部回流至氨水配制槽,因此洗水量一定不能超過設定流量,以免造成稀氨水過量無處儲存。
2萃取崗位:
2.1技術條件
2.1.1有機相組成:(三辛胺濃度為1moL)
體積分數:三辛胺:仲辛醇:260#溶劑油=40:15:45
2.1.2洗水: 自來水
氨水反萃液:5~6%氨水
2.1.3流比:有機相:廢酸:氨水:洗水=7:2:1:0.7
2.1.4流量:有機相7 m3/小時、廢酸2 m3/小時、氨水1 m3/小時、洗水0.7 m3/小時
氨水流量根據10級有機相顏色調整,以有機相發暗紅色為準,偏紅加大氨水量,偏黃減少按水量。
2.1.5硫銨液:控制10級到9級水相口PH5—6,以有機相發暗紅色為準。硫銨濃度檢測取樣從6級到5級過液口取樣。
2.3流量控制:
按流量要求經常巡檢各物質的流量,調整各物質的流量符合要求。
2.4分離后液的儲存與輸送:
硫銨(含量大約200g/L):儲槽儲滿后用泵泵入指定儲罐,每次輸出時,要留0.5米高罐底,以防有機物混入。
文章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與管理員聯系立即刪除